提起丰富的足球经历,谢鸿钧感慨万千。谢鸿钧是中国足坛元老之一,广东中山人,自幼球技出众。后移居上海,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参加过上海工人足球队、上海市代表队、华东队、海军足球队,八一队,1954年又作为中国青年队的一员留学匈牙利。1955年回国后留在北京工作,为首都培养出了大量的足球人才。谢鸿钧之子就是前北京国安队锋线“快马”谢峰,两人是中国足坛赫赫有名的“父子兵”。
要对得起国家的养育之恩
听谢鸿钧老人讲他的足球生涯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,第一因为他有着丰富的足球经历,第二就是他夹杂着广东、上海等各地口音的普通话听起来十分亲切和有趣。其实后面这条恰恰是第一条的反映和最好的诠释。
在谢老家里,他给记者看了自己大量年轻时的球场和生活照,非常自豪。其中有身着笔挺西装的,也有踢球时飒爽英姿的,用现在的话讲年轻时的他绝对是个“靓仔”。谢老对1954年随中国青年队留学匈牙利的那段日子依然记忆犹新,他说:“当年我们练得很苦,匈牙利教练周日给我们放假,不让我们练习,我们就自己偷着来。因为大家都知道,一个人有出国深造的机会是靠着多少人养活的,我们必须对得起祖国和人民的知遇之恩。”
最得意之作是谢峰
说起谢老和他对年轻运动员的培养,就不得不谈到他的儿子、原北京国安队前锋——“快马”谢峰。谢老对于北京足球和青少年的贡献是从自己家庭开始的,优秀运动基因的遗传和严格的言传身教造就了当年的国安快马。
回忆起教子经历,谢老感慨道:“这孩子不容易,从3岁起我就开始辅导他踢球了,脚内侧、外脚背,传中、射门,达不到要求完不成任务就练哭为止。后来他进步很大,身体素质好,速度快,特别是和高洪波搭档特别默契,与小时候苦练分不开。”说到这里谢老脸上露出了笑容:“这孩子还算孝顺,别人要说他取得了什么成就,他总会说‘还不是爸爸培养的’,这一点我很欣慰。”
谢老对目前国安俱乐部的建议是“要多投入”,那样才有希望。
把球场向孩子们开放
谈到“校园足球”的话题,谢老滔滔不绝,把自己的看法一一道出。谢老认为,现在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少了,这是个不争的事实,同时也是不利于中国足球发展的事情。只有校园足球热起来,才能带动中国足球整体水平的提高,也就是说首要的事情是把基础打好。
谢老说:“我希望那些学校、体育中心什么的尽量把操场、足球场对孩子们开放,要降低收费的标准,让所有活动的场所都能成为孩子们的用武之地,不要只想着眼前利益。如果全国都能动起来,去普及百姓的足球,今后中国足球就大有希望。”